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政府建设 > 法治政府示范创建

打造法治政府新高地 领航“大美银川”新征程

来源:市委依法治市办 时间:2023-08-08 14:2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近年来,银川市深入践行“法治为民”宗旨,着力打造法治政府建设“银川样板”,以法治环境之“善”,促营商环境之“优”,谋经济发展之“进”,先后荣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示范市、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十大“大美之城”等荣誉称号,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和全区有影响力的法治品牌,为“大美银川”高质量发展持续释放法治动能。

构建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 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添能蓄势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服务型、数字型、阳光型政府,为做强“三新”产业、聚焦建设“两都五基地”等战略部署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一是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将政务服务窗口“搬进”商圈夜市,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上线政务服务智能客服“小通”,全面推行自助服务24小时“不打烊”。持续优化“一网两端三平台”建设,实现80%事项“一网通办”,50%事项“全程网办掌办”,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连续5年西北第一。银川市市民大厅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好评率达99.96%。二是“阳光型”政府形象深入民心。打造“政务公开专区”,开展“政府开放日”等活动,2021年以来,市长信箱、“12345”热线等平台群众诉求办结率达98.76%,政府透明度指数连续6年跻身全国前十。建立政务失信记录、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等机制,开展政务诚信等领域突出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城市信用综合指数位列西北第二。三是法治化营商环境“银川品牌”在全国叫响。深化“证照分离”、“清障”攻坚行动等改革,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直通车”、“政企通”等一大批首创经验享誉全国。创新打造“五个一”极简审批模式,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压缩率达68.8%,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3小时以内。组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知识产权法治服务百人团”等律师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为实施“强首府”战略筑牢法治屏障

全面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从源头上注入法治基因,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促进依法履行职能。一是从“小切口”入手做足地方特色立法。科学制定年度立法计划,充分发挥司法部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开启群众参与立法“直通车”,2021年以来,开展各类立法调研40次,出台、修订《银川市城市供热条例》、《银川城市住房保障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有效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创新。二是重大行政决策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市政府年度决策事项目录并实时更新,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在交通疏堵“6+N”、“办证难”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三是合法性审核“防火墙”作用充分发挥。出台《银川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办法》,探索创新“大数据检索”和“智能审核”模式,常态化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推动合法性审核工作由“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全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率、报备率始终保持100%。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持续优化行政执法资源配置,严格规范涉企执法监督,“尊商、亲商、安商”的亲清政商关系蔚然成风。一是行政执法改革守正创新。深化市辖区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改革,科学调配85%执法人员下沉一线,70%考核权赋予一线。加速推进综合执法信息指挥中心迭代升级,搭建三级执法主体信息资源库,汇聚12345热线、“雪亮”工程等前端感知数据,形成多源头、多渠道、多手段的行政执法“智慧网格”。二是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入。加大建筑工程、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强化网络媒介直播带货、入网餐厅等新业态行业监管,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推广“银川市规范行政执法小程序”,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监督员机制,行政执法效能实现大幅提升。三是执法监管新模式全面推广。出台《银川市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登记备案制度》,实施“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综合查一次”等柔性执法工作机制,优化“一告知、二劝导、三警告、四查处、五取缔”执法监管方式,探索建立怀远夜市等“特色街区”分级分类监管机制,以“服务式执法”切实守护“城市烟火气”。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