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如何让民法典走下书本、走近群众?西夏区司法局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从领导干部、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社会面四个层面着手,切实推动民法典宣传实施。
一是领导带头学,形成头雁效应。坚持“会前学法十分钟”制度,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在每周工作例会前,利用10-15分钟时间集体学习民法典。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中民法典考试内容,推动和深化民法典学习。积极组织街道、村居干部职工举办民法典专题讲座。
二是青少年重点学,深化校园普法。在辖区中小学组织开展青少年民法典学习教育系列活动:“春风·桃李”青少年流动普法讲堂走进校园,开展“民法典与青少年”为主题的专题讲座;邀请派出所民警讲法治课,结合民法典中法律年龄的新规定,讲解学生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切实增强学生法治体验;充分利用社区“四点半课堂”“红领巾课堂”等平台,针对辖区学生和家长,开展“法护童心 爱佑成长”系列主题普法教育,将青少年普法触角进一步向社区和家庭延伸。
三是矫正对象集中学,提升教育矫正水平。利用集中教育学习,给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民法典专题讲座,通过“十问十答”的方式讲解民法典颁布实施的现实需要和利益要求。提醒社区矫正对象谨记身份,遵守矫正管理制度,在进行民事活动和接受教育监管时,依法约束自己,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四是线上线下结合学,掀起社会面宣传热潮。成立民法典普法宣讲团,在辖区7个村居开展巡回讲座,充分借助法治公园、普法宣传橱窗、社区广场电子屏幕等宣传载体,广泛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在“福星普法365”线上普法微平台,发布《民法典50问》《民法典与小明》等趣味普法文章10余篇,在村民居民微信群广泛转发,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畅通民法典普法宣传“最后一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微信
公众号
微博
银川
i银川
我的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