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发,银川律师黑色律师袍变为“志愿红”,化为“守夜人”冲锋在前、战斗在一线。
扎根:社区一线的“逆行者”。“我最近不能再接案子了,先好好做志愿服务吧”。宁夏宁人律师事务所“80后”律师李伟峰笑着说。晚上,他在隔离点值夜班,风雪交加的夜晚温度骤降至零下,室外值守对身体来说是个挑战,面临极端天气,作为突击队成员的他没有丝毫抱怨和松懈。疫情发生后,银川市成立青年律师突击队,在9个隔离点简陋的帐篷里24小时轮班值守。他们迎着冷风、冒着雪,用双手和肩膀扛起责任,进行楼栋居民情况登记,协助布置核酸采样现场、采样,为小区居民运送物品……宁夏辅德律师事务所律师丁慧军逐户配送物资、宁夏善知律师事务所律师冯煜恒、殷文琪将摔倒的老人扶起并送回家中,“看着他们顶风冒雪这么辛苦,真的挺感动的”,居民们纷纷在社区微信群对律师志愿者表达感激之情。
请缨:隔离酒店的“坚守者”。隔离酒店是特殊的“战场”,面对可能被病毒感染的风险,银川市律师协会副会长王建军和3名律师主动请缨值守。“到了酒店才知道,我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工作,压力巨大。”王建军说。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培训,他督促自己尽快熟悉工作任务,带领专班进入连续奋战的状态。他们对酒店进行改造,科学设置“3区2通道”防止交叉感染;制定6项措施加强对隔离群众的关心关爱,保障隔离群众安心度过观察期;建立15项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和日常管理,有序推进了隔离工作科学、规范、安全开展。“每天都有突发事件,全部工作人员时刻备战”。被隔离群众家里有急事,坚持要回家,经过细致和耐心的疏导,终于,隔离群众的焦躁情绪得到了缓解,打消了回家的念头。紧绷防控之弦,他们为遏制疫情蔓延扩散守好一道门。
专业:防疫知识的“传播者”。他们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新闻媒体等各种平台,积极开展以案释法、涉法问答、在线服务等多种方式的涉疫情法律服务宣传活动,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引导公众提高遵守法律参与防疫工作的自觉性,筑牢了“疫情防控”“法律援助”双防线。大成(银川)律师事务所律师买一新编写的防疫普法文章被人民网刊发,宁夏兴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善鹏、王泽文编写的疫情防控案例被宁夏新闻网刊发,网文阅读量均超过10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微信
公众号
微博
银川
i银川
我的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