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银川推行非现场检查 开启“无接触”执法新范式

来源:银川市司法局 时间:2025-10-29 17:3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为破解传统实地检查耗时长、干扰大、覆盖窄的监管痛点,银川市在全区率先出台非现场检查工作规范,构建起覆盖市、县(市)区两级行政执法部门的“数据驱动+远程监管”新体系。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非现场检查3156次,企业评价2100次,满意度100%。

为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银川市聚焦非现场检查工作全流程,在非现场检查的实施、证据收集与运用、监督管理与责任追究等方面持续发力,明确非现场检查工作的方式,对于能通过书面核查、信息共享等方式监管的,不再入企现场检查。对远程监测设备的标准、非现场检查的重点监管范围、不同检查结果的处理进行了具体规定。对各行政执法部门制定的非现场检查计划,要求结合监管对象特点和风险状况,形成包含检查对象、内容、时间、手段的“一张清单”。同时,在证据的提取、认定、保存等方面划定标准,并就对非现场检查的监督形成高效可行的渠道。以“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双重发力,有效破解违规检查问题,切实保障监管对象合法权益。

非现场检查开展以来,银川市在安全生产、生态环保、食药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精准发现问题、快速处置隐患”,既以“无感监管”给企业“松绑”,又以“精准监管”为安全“兜底”,从“实地奔波”到“数据跑路”,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警”,进一步创新了监管方式,打造出“科技提效、规范兜底”的现代监管银川样板。

案例一

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在查办银川某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超总量排污问题筛查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非现场执法的高效快速优势。执法人员先通过排污许可平台总量预警提示精准锁定目标企业,随即调取该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定的年度排放量、许可排放浓度等基础信息,与平台上填报的月度排放量加和进行比对,仅用时20分钟便锁定超总量排污的问题线索。

案例二

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将科技手段深度融入监管全流程。依托智慧监管平台建立“监测—预警—处置”全周期管理机制,通过分析执业药师打卡数据,精准识别597家异常经营药店,推动525家违规主体完成整改或注销停业,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