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入职必宣誓,定好“风向标”。严格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组织新入职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及提拔、晋升职级干部公开进行宪法宣誓。通过庄严的仪式感彰显宪法权威,强化宪法意识,凝聚依宪治国共识,营造让权力服从宪法、把权力关进宪法的笼子氛围。2020年以来,共组织67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名人民陪审员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促使依宪治国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入职先宣誓已经成为西夏区推进依法治区、提升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举措。
二是任前必考法,用好“试金石”。为了切实把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落实到党管干部的全过程,建立管根本管长远的长效工作机制,西夏区组织部制定了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并将此项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范围,同时将测试结果作为领导干部任职的重要参考依据。12月2日,西夏区首次对28名拟提拔、晋升职级干部组织开展任前法律知识测试,此次考试内容涵盖宪法、党内法律法规、民法典、行政法等内容,题型为选择题、判断题、论述题、采取闭卷考试形式。通过以测促学、以学促改、学用结合的形式,教育引导拟提拔任职、晋升职级干部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和学法守法用法自觉,严守依法行政各项规定,自觉从思想上拉好“警戒线”,促使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执政的能力。
三是会前必学法,种好“试验田”。创新在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开展领导干部“普法学法微课堂”活动,县处级领导干部、各职能部门和镇街主要负责人即是学法者又是普法者、更是用法者。在区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上通过解读法律法规形式,以通俗、简洁的语言带头讲法治课,用典型案例阐明法理,每月不少于两次并形成长效机制长期坚持。“普法学法微课堂”紧扣中央、自治区、银川市法治建设决策部署及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重大决策,精选学法内容,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将学法普法贯穿于实践工作全过程,坚持学用相长、以学促成,为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和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4月18日,“普法学法微课堂”第一期在西夏区委常委会上开讲,以《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工作规定》为课题,解读相关规定。2020年以来,共开展16期“普法学法微课堂”集中学法活动。课题涉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大行政事项决策规则》、《保守国家秘密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行政处罚法》等内容。
四是行政必依法,当好“领头雁”。印发《西夏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行政应诉工作的通知》,严格落实“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的规定,被诉镇(街)、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或副职积极出庭应诉。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原则,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决策程序,并将科学民主决策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政府及各部门(含两镇七街)共15家单位聘请了法律顾问,辖区80个村(社区)配备了“一村一居”法律顾问,注册公职律师20名,实现公职律师从无到有。截至目前,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参与政府重大决策讨论30多次,合法性审查政府合同及协议61件。加大对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的纠错力度,促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纠纷,不断提高行政应诉能力和水平。
五是年终必述法,念好“紧箍咒”。制定《西夏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的实施办法》,明确要求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区委、区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直属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党政主要负责人应当围绕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法治学习情况、重大事项依法决策情况、依法履职情况等进行述法。并将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年底法治建设考核内容中,根据结果予以加(扣)分。
奋进新征程,法治筑根基。西夏区多措并举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筑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根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依法治区,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微信
公众号
微博
银川
i银川
我的
宁夏